有哪些经典的爱情诗词?
邦彦好音乐,能自度曲,制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传于世。——《宋史·文苑传》
上面引用的这句话是宋史中对周邦彦其人其词的精准评价。周邦彦是北宋“婉约派”词坛的杰出代表,在宋徽宗的时候,周邦彦曾主管国家最高音乐机构“大晟府”。周邦彦的词作在继承柳永长调慢词的创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婉约词的艺术形式,成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本人就是一位大音乐家兼高级别乐官,无论是他填词谱曲,还是在大晟府期间对旧乐谱的翻新、整理上,都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所以周邦彦的词作词句整饬,呈现出词作格律化的定型,他的词作首开宋词格律派的先声。
由于周邦彦词作格律的严谨,以及在词作上取得的成就,到了南宋,他的词风得到了姜夔、吴文英、张炎等专业词人的传承和接力。也可以说,周邦彦的格律词为姜夔、吴文英等格律词人开了先河。
周邦彦在词作中融入了多种创作手法,尤其是在慢词的创作中融入了铺叙的方式,极大地拓展了词的叙事功能。但是在周邦彦的词作中,也有不少以抒情见长的词作,这些词作没有长调慢词那样的铺陈与叙述,但却能融情于景,将款款深情寄寓在字里行间,他的这首《少年游》就是这一类词作中的代表作品: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北宋初期的词多以小令见长,如词调“如梦令”和“采桑子”等,因词人们的青睐而风靡一时,柳永、张先在传统的小令之外,又创造了许多长词慢调,如词调“木兰花慢”等,柳永的慢词长调,风靡海内,一度形成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盛况。
但慢词长调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因为铺叙过多,而无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原因就是慢词在铺叙与抒情之间没有具体的事物作为两者之间的关联,因而让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有所欠缺,柳词的慢词也没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硬伤”。
周邦彦作为为北宋婉约词坛画上圆满句号的集大成者,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铺叙和抒情之间找到了一种默契的关联,且在两者之间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通俗地说,就是周邦彦在抒情写景的同时,将叙事巧妙地融进词中。
张邦彦在词中的叙事就像是化学反应中的置换物一样,让叙事和抒情发生了微妙的反应,因而给人带来美轮美奂的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可以说,张邦彦的这种具有开创性的填词手法,完美地弥补了柳永词作的“硬伤”,从而将婉约词推向了高峰。
周邦彦的这首《少年游》,虽然是一首小令,但写景、抒情与叙事样样都有,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词作摹写了两幅具有鲜明对比度的不同的爱情生活画卷,上半阕一个,下半阕一个。两个故事的中间只用“而今”二字联系起来,使前后两个故事,也是词人刻意描摹的两种境界形成鲜明对照,进而重温第一个故事,产生无穷韵味。
上半阕是追忆以往的恋爱情景,词人记述了一次令他时至今日仍铭刻于心的、难以忘怀的相见场面:在一个云雾笼罩、细雨蒙蒙的早晨,一对情侣偷偷地跑到一个小阁楼里幽会。虽然时节已是春季,却并没有多少春天的气象与暖意,没有春天的明媚和欢快,只有春雨的阴晦。
雨越下越大,雨水滴打在细柔的柳枝上又流到地上,犹如花柳在哭泣。两人在如此凄风冷雨的情况下相会,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小楼连接着阁楼,那是两人约会的处所。但是两人都是冒着春雨,踏着满街泥泞相别离的,他们抱恨而别。街上泥泞难行,就连燕子也是浑身湿漉漉的,羽毛蜷缩在一起,只能在门外缓缓飞行。
门外的景色,无疑是清冷的画面,对这对情侣的幽会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两人在如此难堪的情况下会晤,又因为某种缘故,不得不分离。因为见面匆匆,所以离别惆怅,在他们眼中,门外的花柳才会如泣如诉,双飞的燕子才会艰难地飞行。这是词作中的第一个故事。
凄风苦雨衬托了相思之苦、相见之难,他们匆匆相聚又匆匆离散,从词作最后一句说当时见面“幽恨两人知”我们可以了解到,男女主人公是瞒着家人、冲破重重阻力才得以一见的。他俩爱得曲曲折折、缠缠绵绵,虽然当时两人不得不分开,但当日恩爱同心的滋味,时至今日仍然令人荡气回肠、眷念不已。
词作并没有止于忆旧,如果仅仅回忆昔日爱情的美好、艰难、苦涩,那充其量不过是一首苦爱的追念之歌。这首词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写一对有情人终成了眷属,不过他们的爱情没有永葆昔日的激情,爱情之火熄灭了,爱情之花枯萎了。
下半阕以“而今”为过渡,进而开启了第二个故事讲述。首先,词人运用了金屋藏娇的典故,这个用典是饶有深味的,暗喻词中的这对情侣的感情已不像往昔那样热烈,昔日的美好于今时已无法重现。
如今现在风和日丽,金屋藏娇;桃花在春风中明艳美丽,摇曳多姿,他们现在在这美好的春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历凄风苦雨。回忆起来,那时的小桥冲雨,反倒别有一番滋味。
但是这明媚的春光和平静的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曾经预期盼望的幸福,他们总是感到若有所失,眼前这无忧的无虑生活在一起反倒不如当时那种紧张、凄苦、抱恨而别、彼此相思的情景来的意味深长。这是词作中的第二个故事。
“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这十个字,既正面说眼前的故事,“丽日”在词中也是一个符号,象征着婚恋的美满。风雨过后是春色醉人的好日子,这对情侣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终于生活在一起,他们从恋爱走进了婚姻;同时,这十个字,又兼具比较的作用,即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往昔的美好景象,并进行一番今不如昔的比较。
弄清楚前后两个故事的关系,了解其曲折的过程,对于词作所创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体感受。这首小令只有短短十句,画面也属实简洁,但词人推敲词句,用笔精炼,营造的景象却耐人深思。
恋爱中的男女总是把爱情、把未来、把生活想象得特别美好,热恋中的男女甚至只求曾经拥有,而不管能否长相厮守。周邦彦的这首《少年游》立意高远之处在于,它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而深刻的问题:
在婚后的岁月中,当激情归于平淡,当恋人容颜逝去,当恋人对情爱的浪漫追求与美好想象被生活的琐事所淹没而变得世俗,当热恋的感觉不复存在,但他们的对彼此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当他们读彼此的欣赏程度逐渐减少,那么,该怎样维系两人的爱的长久呢?
爱不仅仅是婚前热恋时的两情相悦,更应是婚后双方对爱情常青树的精心培育和浇灌。古往今来,爱情之所以会以各奔东西的方式收场,就是因为婚后缺少精心浇灌,爱情这棵常青树在缺少关注与爱中逐渐枯萎,凋谢。
周邦彦的这首《少年游》是以男主人公的回忆和感受来写的,词中虽然没有交代他和她爱意困乏的原因,但他和她之间的爱归于平淡是不争的事实。或许平平淡淡的婚姻才能长久吧,或许激情过后归于平淡才是最好的感情。
周邦彦的这首《少年游》,算是一首立意新颖、不同凡响的词作。这首词打破了宋词或写离愁别恨抒发相思之苦、或写相见苦短尽写相见之欢的路数,而是立意高远,写出了一对经过爱的艰难跋涉最终赢得了爱的胜利的恋人,在婚后不得不面对激情过后归于平淡的婚姻生活。
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值得称道之处,词作虽然只有短短十句,但词人用笔精炼,写景中包蕴了深厚的叙事性和一波三折的抒情色彩,三者水乳交融,以前后两幅迥然不同的画面连缀成了一个深有情致的曲折故事。
周邦彦的《少年游》这首词所写表面上看只是两幅不同的恋爱画面,每幅画面中人物表情丰富,无须多用镜头大加渲染,故事的脉络已清晰地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词人抒发的好像只是若有所失的怅惘和叹息,实际上已经涉及到了怎样为爱情和婚姻永葆青春的现实问题:怎样永葆爱情和婚姻长青?恋爱时的激情火花怎样能够一如既往地在婚姻中永不凋零?这或许就是这首小令留给人们的值得深思的一道论述题吧。
形容爱的诗句?
1、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2、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3、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4、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7、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8、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9、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10、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有哪些形容爱情的诗句?
留几首微诗词。问好祝福!
《桥》(江水格)
河畔隔荒烟,
伊人日日望归帆,
欢喜一时间。
第二首:《闲》(天地格)
萝径篱边闲云家,
夕阳野草花,
柳送清风闻琵琶。
第三首:《忆》(天地格)
红尘日暮春知迟,
伤情无尽时,
渭城作别君留词。
第四首:《莫忘》(江水格)
思君度光阴,
昔日纯真抚我心,
秋千庭院深。
第五首:《青山》(江水格)
苍松春色好,
青山妩媚我先老,
远黛去飞鸟。
注:写了些微诗词,还在创造探索阶段。望能喜欢,欢迎多多交流。我对微诗词的初步理解和要求是:必须三行,不讲平仄,尽量押韵。微诗词有点像缩小版的自由写。写的时候,尽量错落有致,尽量体现诗和词味道。微诗词不同于俳句和汉俳,比较自由,体裁样式多。短小,重点突出,易着力。有兴趣的诗友不妨试试手,体验一下不同的感受。这里的格,我喜欢用的有:江水格(五七五句式),江水格变(七变);天地格(七五七句式),天地格变(五变);出云格(三三七七句式),出云格变(三三变);云水格(七七三三句式),云水格变(三三变);散格(不属于前面格式的都属于散格)。所谓的格,也是无格,只是自己的粗分类。
形容爱的诗句?
关于形容爱的诗句有:
一、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出自两汉苏武的《留别妻》
二、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北青萝》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